google doc文件
dfgsgs | hss |
zdffb | zdfbf |
我兒子正在讀高二,考了一道歷史題: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
? "第二問"兒子答不出來,我幫他查找資料,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它的題目是這樣的: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 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
但他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 A!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
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
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
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
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南海,跨臺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裏過,
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就會上場,那就打!
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至 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
會從東海開始,從臺灣海峽開始, 時間判斷是 2015年至 2020 年之間。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
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
什麼時候丟了臺灣、澎湖、賠償二萬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
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西洋教育目的的演進:希臘時代(培養文雅的公民)->羅馬(實用)->中古時代(神)->文藝復興(培養文學修養)->17th (求知)->18th(順應自然)->19th(培養效忠的國民)->20th(培養民主精神、風格,自我實現、群體關係並重)
杜威:實驗主義(20th)->教育即生長、教育無目的、做中學、民主主義、教育是經驗的改造與重組、學校即社會……
培根:主張教育的目的在求知、知識即力量
而在中國大百科智慧藏中其解釋的教育目的如下:
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
沒錯我也認為教育要有其目的──當時代所賦予的責任及任務。每個時代所需面對的環境及組成均是迴異於以往的,每個新時代所帶來的未來需求,往往予人相當的迷枉及恐懼。試想在中世紀時的教徒對科學家所提出的諸多不同於聖經內容的恐慌;又如十九世紀的經濟革命──蒸氣機,對當時的工人而言,不諦是一記悶棍;而如今我們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各種知識如潮水的大量湧來,大家都在問明天又會是什麼,這能預測的嗎?想想現在在執教的國中小教師,其所具備的教學能力又比二十年前差異多大?其所執教的內容又和未來有多大的關聯性?所以我認為的教育是有其目的的,亦即針對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政治…等等的需求及當時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而衍生出的綜合體。
那在此種情況下身為教師的又該如何回應?面對學生要學七項領域,又要培養學生具備基本能力: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合作、規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上述的能力指標舖天蓋地的,要學都是一項大考驗了,更惶論是要教了,試想現在在教育崗位上的教師,有多少位是受過如此完整的養成教育的呢?所以教師面對這樣的壓力,除了要適應(換句話說就是心態轉換啦!)外,最好的作法是逐一的去再學習。就如同以前帶著小女學習鋼琴一樣,那老師對我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們大人都不想跟著學習的話,那你又如何要求小孩子一定要學呢?”,所以我也被迫跟著學鋼琴,雖然到了今天我一樣只會一指神功,但想起那一段為了激勵小女繼續學習而和她爭鋼琴彈的情景,我相信因為我的帶頭學習,而更加的激發小女的競爭學習的欲望。同理可知,如果學校的老師也在同步的向前學習,相信學生也會很樂意的和老師一同學習了。
國中以上的老師都是分科教學,這是肇因於以往的教學較單一專門化,國文老師只管國文,生物老師只教他的生物。但現在的環境變了,整個地球突然間融合成了一個大家庭,你所看所聞所聽到的,不再是單一族語或單一膚色的同族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五顏六色的各族群、各族語的環境,未來和你競爭的是真正來自天涯海角的另一陌生人,你不再享有單一視的權利了,你必須要有能力立即的透過觀察並加以對外界反應。因此文科教師得加強自然科學的學習,而自然科教師則須加上文科領域的熏陶,藉由透過不同領域的融合,擴大自己的視野;透過對其他族群的接觸,創造出自己的文化;透過與他人的交流,預見未來的走向。
那學生又要如何來面對他自己應有的責任?因為網路的學習十分的廣泛、快速、無時差、也無學習地點可言,真可謂隨時隨地的學習,因此主動積極大概是第一應具備的條件。因為網路資源十分豐富,但也非常的混亂,其中常夾雜著水準參差不齊的資訊,因此如何從中擷取並加以辨別真偽,是第二個條件。網路的學習範圍十分的廣,可能一下子要同時接觸很多學門的學習,因此如何選擇適用的學習工具,以加速學習,是為第三個條件。
Academic review and faculty rewards are increasingly out of sync with new forms of scholarship. The trends toward digital expressions of scholarship and mor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work continue to move away from the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peer-reviewed paper publication. New forms of peer review are emerging, but existing academic practices of specialization and long-honored notions of academic status are persistent barriers to the adoption of new approaches. Given the pace of change, the academy will grow more out of step with how scholarship is actually conducted until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raditional tenure and promotion processes are eased.
學者的批判和精神上的鼓舞增進了新的非同步學習風格。此一趨勢有助於學習和各學科間的數位化且協同工作讓原本閱讀紙本的傳統式學生流失。新的閱讀風格興起但僅發生於學者指定的教材且學者固執的見解阻礙接受新的研究方法。調整改變的速度會令學者隨著學識實際引領成長更多,而非如過去強加的終身學習,如此提昇的過程才會更容易。(舊的審查制度無法配合新的呈現方式)
學術的數位化確實對學術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興起了另一股的變革,這一變化同時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諸如數位化電子期刊不僅提高了作者文章的被引用率,同時也作為各國援引評鑑各學術機構、大學研究力與學術影響的重要參考數據。(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7/01/08/152.aspx)。當然對於反應較慢的學者而言,這是一股無形的壓力,誠如黃興燦在其著作的建構數位化學習的教育環境一文中指出"科技發展改變了學習的環境、學習的目標以及學習的方法。無所不在的學習環境正在建構,新的學習模式不斷的出現。網路將這個世界串聯起來,也將網路上的學習社群串聯起來,這些都將衝擊我們目前的教育環境。"(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532313244671.doc) 。
所以我認為未來的學術發展應會更加的快速及全面化,但這也暴露出了另一隠優--評鑑制度的良寙,因不良的評鑑不僅無法使學術研究從事良性競爭並創造出更傑出的成果,反而易使學術研究淪為為研究而研究的環境,而無創新之意。而這在台灣也因教育部的某些措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如「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在在都說明評鑑如何的影響學術研究的發展及其限制。